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融媒体宣传采风活动开展
近日,由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以“这就是长城力量”为主题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融媒体宣传采风活动开展。采风团先后前往“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小八达岭”固关长城、杀虎口、雁门关等地实地探访并推广,以期发掘好、利用好山西丰富的长城文化资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是国家文化战略,也是以文旅、农旅融合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在此背景下,山西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欲实现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廊道和文化旅游带的建设总目标。
内蒙古
阴山岩画断代工程启动
5月23日,阴山岩画断代工程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启动。阴山岩画是古时中国北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风貌变化的实物见证,更是中国古代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和不断升华的实物载体,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与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共同启动阴山岩画断代工程,将运用“光学色度比对法”国家专利技术,科学合理采用新手段、新技术,测定岩画形成的大致年代,揭示岩画的演变规律,为后续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辽宁
辽宁凌海发现汉代墓葬群
日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了锦州凌海市金城街道梁山村附近的梁山墓地考古发掘,共清理东汉墓葬8座、辽金时期窑址1座,出土罐、瓮、盘、灶、井等文物百余件。结合以往的考古发现,说明东汉时期,锦州凌海地区已有大量汉民居住,中原政权对该地区实行了有效管辖。此次发掘不仅让学界对东汉时期锦州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对东汉时期辽东属国境内民族分布等学术问题研究很有帮助。
黑龙江
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会议召开
5月23日至24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一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承办的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会议在木兰县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四省(区)在推进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价值研究、考古调查、保护展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进展,就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来自全国的80位专家学者就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和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抗联革命文物展开探讨。
江苏
江苏如皋徐家桥遗址取得重要考古发掘成果
近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中共如皋市委、如皋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大运河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暨徐家桥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如皋举行。该考古工作是古掘沟运河沿线的首次聚落考古,在学术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相关工作确认徐家桥遗址为古通扬运河沿岸晚唐五代到宋代的聚落遗址,确认遗址所在的古通扬运河遗迹的时代和性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遗迹;在徐家桥遗址以西发现古代“文殊院遗址”,与西汉时期吴王刘濞所开挖的“运盐河”及蟠溪有关;如皋历史城区至少在唐代后期已经是古通扬运河上的重要城镇,唐宋时期已经兴盛。
无锡出台新规助力历史文化街区消除火灾隐患
5月23日,江苏无锡在惠山古镇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无锡市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规定》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共有24条内容,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现状、核心保护范围保护性修复工程建设特点,明确相关要求。《无锡市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技术导则》同步实施,这是江苏省第一个由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赋予法律授权的历史文化街区消防技术文件,兼顾历史风貌保护和消防安全,突破常规做法,因地制宜打造独立防火安全保障方案,有效解决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修缮改造无法符合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的痛点问题。